您好,欢迎来到安顺长安网!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正文

基层院建设 | 安顺:“多责并举”推动“脱薄争先”

贵州省安顺市检察院坚持主导、指导、引导“多责并举”,持续下功夫“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紫云县院多项业务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前列,多年考核“垫底”局面得到明显改观。


强化帮扶主导责任,抓实精准脱薄

自觉找准责任定位,加强工作谋划,主动担当作为,把帮助紫云县院早日“摘帽”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检察业务上。一是深入调研,把问题找准。紫云县院在全市基层检察院建设量化考核中,多项业务指标落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市院有关领导同志深入紫云县院开展调研9次,通过联合研判、共同会诊,重点查找出“班子战斗力不强,队伍能力素质不高、干部精气神不佳”等突出问题。二是明确措施,让重点突出。坚持谋定而后动,研究制定《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帮扶紫云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方案》,明确帮扶内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帮扶目标,规定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重点围绕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和检察业务等工作,制定出台41条对口帮扶措施,持续加大对下帮扶力度。三是集聚力量,使帮扶精准。市院检察长每月定期到紫云县院进行现场办公,帮助厘清工作思路,解决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同时,坚持每月1次召开形势分析会,市院各部门针对问题短板按照“一对一”方式进行现场指导35人次,有效推动紫云县院各项检察工作全面提升。


强化条线指导责任,帮助补齐业务短板

充分发挥安顺市级院“输血”功能,有效激发“造血”能力,实行员额检察官“一对一”帮扶,推动紫云县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截至8月,51项检察业务核心指标进入全市前列。一是着力解决刑事检察办案质量不高问题。指导建立完善检察官联席会议、疑难复杂案件备案报告、庭审考察等7项制度,强化办案人员质量意识和证据观念,提升工作质效。截至8月,县院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达到90.18%,刑事检察案件比为1.015,未发生撤回起诉和无罪案件。二是着力解决民事行政检察案件来源不多问题。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法律监督专项检查,通过以案代训形式,抽调民事行政办案人员参与案件集中评查,帮助提升监督办案能力;帮助摸排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线索2件,实现“零”突破。上半年,紫云县院向同级法院发出民事审判活动违法监督检察建议23份,采纳率100%。提出促进依法行政、完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6份,位居全市第一。三是着力解决公益诉讼办案空白问题。集中市县两级院力量对近年来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逾期未回复未整改的,进行逐案研判,对县某局怠于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全程指导,消除公益诉讼起诉空白。办理的大头娃娃“毒面霜”行政公益诉讼案,作为“为民办实事”典型事例上报高检院。四是着力解决控告申诉检察指标不优问题。安排专人从证据调查、多元化救助、典型案例、救助金发放等方面进行指导,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多项指标较去年同期进步明显,办理的韦某某司法救助案社会反响较好,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


强化党建引导责任,推动队伍素能整体提升

安顺市院坚持通过实在管用的工作举措推动紫云县院强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努力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薄争先”。一是帮助强化政治建设。着眼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定期到紫云县院宣讲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增强干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推动讲政治与抓业务融合推进。二是指导加强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加强与市委组织部、紫云县委沟通协调,着力解决班子选配问题,为该院配备副检察长1名,补充检委会委员2名,从紫云县法院交流1名熟悉民事审判法官到检察院工作,进一步充实办案力量、激发队伍活力。三是支持推进能力建设。采取指导岗位练兵、庭审观摩、以案代训、“月见庭审”等方式,强化实战水平,倒逼干警办案能力提升。队伍建设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发展,干警精神面貌持续转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县院9名同志获市县以上机关表彰奖励。